做实研究型审计,是审计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研究型审计从开展审计工作的宏观角度而言,是在审计工作中更加注重调查、分析、研究、探求审计事项的真相、性质、发展规律等;从经办具体项目的微观角度而言,是在完成审计项目特别是重大审计项目过程中,要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思考审计工作,把促进体制机制健全完善作为重要内容和目标的审计工作模式。本文以2021年税务部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收入征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浅谈如何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到税收审计始终:
一、审计准备阶段要把研究作为审计的导航和思路
1.方案制定科学。审计署在了解税收相关的法规、政策后,制定了具有指导性的审计工作方案。以特派办为首的现场审计组对国地税合并后资金的分配、业务范畴、风险漏洞等进行系统整体研究,通过研究及座谈了解,更准确更切合当地实际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2.采集数据先行。坚持运用“政策+数据”的分析方法,注重加强从研究工作到审计实务的转化,集中整合税务部门相关业务和财务数据,财政部门预拨经费、借出款项、其他应收款数据,科技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及企业技术转让合同数据,房管部门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预售)许可、不动产项目登记信息、商品房销售备案数据、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信息和清算核定信息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时,采取宏观分析和微观论证相结合、落实思路和自主分析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一是宏观分析和微观论证相结合,在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内容时,首先采取宏观分析,掌握总体情况和总体趋势,并据此选择具体分析方向,再结合政策对微观事项进行论证。
二是落实思路和自主分析相结合,此次在省本级设立的数据分析组,一方面要落实税收司下发的数据分析思路和脚本,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审计思路,结合区域特点,拓宽数据分析的内容。
三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一方面本级数据分析组下发的疑点,各市县审计组逐条组织核实,做到每项有回应,帮助数据分析组进一步优化数据分析思路和分析脚本,另一方面各市县审计组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审计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映给数据分析组,将发现问题转化为数据分析思路。
3.分析模型有备。不断提升思维层次、拓宽审计思路,找准问题切入点,从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收入征管情况两个方面入手,建立税收收入管理、土地增值税税收征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四大行业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疫情期间减免优惠等多个模块分析出疑点。
如,在组织收入真实性方面,一是分析税收入库、退库数据并关联企业登记信息等相关数据,筛选出在年末时入库日期早于税款所属期、年末大额整数收入入库、先征再退提前征收税款、先通过未开票收入缴纳增值税再用负数冲减的异常数据,对于金额较大、属于地方重点税源企业等的数据,具体结合企业申报数据,调取疑点企业的纳税申报等资料,并抽取部分企业核实是否存在税务部门征收“过头税”的情况。
二是虚收空转虚增财政收入的情况。通过对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种缴税情况进行分析,关注地方融资平台等国有企业测算计税依据与实际缴纳计税依据差异较大、在重点月份大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及税款收入为大额整数、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异常增长、在同一个征收期内多次缴纳同一种税等情况,筛选出疑点企业名单,同时结合财政数据,核实是否存在将资金返还给企业“虚收空转”的情况。
4.疑点数据精准。以税收政策为纳领,以全方位多角度取得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计算机审计方法,按照分析模型所得出的疑点数据准确性高、针对性强,审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审计实施阶段要对审计的方法方式进行优化创新
1.疑点核查排除。对于先行数据分析出来的疑点问题不盲目确定,下发至现场审计组进行甄别。如,在房地产开发商销售房产缴纳增值税未缴土地增值税的疑点中,因为在一个房地产企业有多个工程项目,一般纳税人都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交增值税,大部分预交土地增值税都按项目缴纳,房地产企业在销售房产缴纳增值税,不用再以企业纳税号预缴,如果该开发项目没有进行清算,在疑点中就会出现缴纳增值税未缴土地增值税。
2.现场抽审跟进。围绕国地税合并后税务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重点关注国有资产底数不清,对重大资产缺乏规范管理和内部控制,超标准购置公务用车和装修办公用房,以及资产长期闲置甚至损失浪费等问题。
3.综合分析定论。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只是研究问题的本身,更多的是对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进行充分的研究,重点研究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客观原因、问题造成的后果发及纠正问题的方法方式,而不是单纯的移交问题,进行处理处罚,更多的是“标本兼治”。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审计报告阶段要甄别是否履职尽责及对经济运行的危害性
1.注重税务部门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是否落实落细。聚焦税务部门保市场主体、鼓励创新等重点税费优惠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揭示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的堵点难点和实体经济运行的痛点,促进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推动降低企业负担,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注重促进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和履职尽责。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推动优化税收征管机制,堵塞漏洞,促进提升税务执法水平。
3.注重税务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着重关注税务部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地方财政拨款管理等情况,推动落实坚持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约束,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审计整改阶段要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
1.重视整改成效。对于应按一般纳税人管理的个体加油站,因财务及账务管理不规范,税务监管真空,导致成品油市场出现“劣币驱良币”的乱象。通过审计指出后,税务部门督促加油站进行整改,将所有加油枪加上芯片等手段规范管理。
2.重视制度修订。多年来,税务部门在土地增值税“可清算”和“应清算”上徘徊不前。一方面房地产企业不景气,资金短缺,周转困难;另一方面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不能及时清算,特别是普通住宅都是按预征,土地没有增值仍缴纳土地增值税不能及时退税,缓解资金压力。通过审计,促进税务部门对历年房地产项目进行一次全面依法清算,应退尽退。
3.推进国家治理。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和宏观管理部门,有着广泛的触角和微观的具体审计项目,审计应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政策,研究税制现状、改革方向、征管创新等改革发展最前沿内容,做实研究型审计,努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